|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藥明生物2022年業績持續強勁增長


香港2023年3月22日 /美通社/ -- 為合作夥伴提供開放式、一體化生物制藥能力和技術賦能平台的全球CRDMO服務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或"集團",股票代碼:2269.HK),今日欣然宣布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經審核全年業績。

2022年财務亮點

2022年業務亮點

2022年,藥明生物繼續貫徹"跟随并赢得分子"戰略,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集團在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下,發揮獨特的CRDMO商業模式的優勢,即使面臨宏觀環境的巨大挑戰,依然實現了收益和毛利雙雙高速增長,繼續堅定不移地為全球合作夥伴賦能,加速和變革創新生物藥發現、開發和生産進程,惠及廣大病患。

無懼挑戰,業務表現強勁

在2022年,盡管面臨宏觀環境變幻莫測、UVL事件、新冠疫情反複、生物技術企業融資難等挑戰,集團仍然憑借獨特的CRDMO商業模式和成功貫徹"跟随并赢得分子"戰略,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集團新增136個綜合項目,創下成立以來的最好紀錄之一,綜合項目總數升至588個。在報告期内,集團通過"赢得分子"戰略從外部轉入11個項目,包括5個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進一步推動近期和長期收益增長。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訂單總額和裡程碑總額分别增長至205.7億美元和70.3億美元,再創曆史新高,鑄就集團持續高速增長的積極預期。三年内未完成訂單總額增加至36.2億美元,支撐集團短期内業績持續增長。

盡管綜合項目數和未完成訂單規模大幅增加,集團仍然能夠憑借強大的服務能力和充沛的産能确保在四周内啟動任何新項目。

新技術平台大放異彩 新分子成高速增長新引擎

集團持續緻力于通過前沿技術鞏固一體化賦能平台,加快生物藥的發現、開發和生産進程。先進的技術平台對于CRDMO商業模式和為全球生物制藥行業提供端到端服務至關重要。

在2023年1月,集團與GSK達成獨家許可協議,GSK将獲得基于藥明生物專利技術平台開發的一款處于臨床前階段的TCE雙抗和其他至多三款處于早期發現階段的TCE雙抗/多抗的獨家權利。集團将獲得4,000萬美元首付款和最高達14.6億美元的四款TCE抗體的研究、開發、注冊和商業化裡程碑付款,并有資格獲得基于淨銷售額的分級銷售提成。該合作證明了集團領先的CD3抗體技術平台和WuXiBody®雙抗技術平台,以及獨特CRDMO商業模式中‘R'(研究服務)的優勢。

集團以客戶需求為驅動,深耕多種技術平台打造新增長引擎,雙抗、多抗、ADC、融合蛋白和疫苗等新興業務為集團近期收益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截至報告期末,集團雙抗項目已增長至99個,其中包括39個WuXiBody®項目。藥明合聯(WuXi XDC)平台上承載着來自全球合作夥伴的94個ADC綜合項目,其中40個已經獲得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準并處于不同臨床試驗階段。藥明海德(WuXi Vaccines)業務也取得了顯著增長,共承接20個疫苗項目。藥明海德已向合作夥伴交付數億劑新冠疫苗,助力全球抗擊新冠疫情。

非新冠業務成績傲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新冠項目數增長至近550個,這也是業界首屈一指的管線項目數,将繼續推動集團在2023年及以後業務再創新高。非新冠項目取得的強勁增長成績,讓集團對後新冠時代的可持續高速增長充滿信心。

同時,集團也繼續執行新冠項目,生産了超過3000公斤抗新冠中和抗體及數億劑新冠疫苗,支持全球客戶抗擊新冠疫情,惠及廣大病患。在2022年,集團新冠項目相關收入達人民币約32億元。

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指引未來

随着"跟随并赢得分子"戰略持續貫徹,集團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數不斷增長,在報告期内分别達到37個和17個,相應收益增長至人民币68.54億元,占2022年總收益的44.9%。自2021年開啟商業化生産元年後,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已然成為集團業績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柱。在2022年下半年,集團也一直與數家大型藥企就超過10個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進行積極洽談,并在2022年下半年通過"赢得分子"戰略成功簽訂3個項目,未來有望進一步赢得更多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

鞏固全球布局 貫徹雙廠戰略

集團持續踐行"全球雙廠生産"戰略,為全球合作夥伴賦能。集團在2022年新投産的基地包括中國河北省的4.8萬升商業化生産基地,美國首個臨床生産基地(規劃産能6000升),以及愛爾蘭首個商業化生産基地(第四季度投入GMP生産)。截至2022年底,集團全球總産能增長至26.2萬升。

此外,集團位于上海奉賢的一體化生物藥CRDMO中心已經正式運營。集團還宣布計劃在新加坡新建一體化CRDMO服務中心,中心包括生物藥研發服務中心和大規模原液及制劑生産廠,建成後預計将在2026年為集團新增12萬升生物制藥産能,使集團總規劃産能升至58萬升。

集團還不斷擴大生物制劑産能和服務規模,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生産服務。截至2022年底,集團在中國和德國共運營9個生物制劑廠(包括西林瓶和預充針),是全球生物制劑CDMO領導者之一。

賦能生物科技公司和跨國藥企

在報告期内,集團與全球近600個客戶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其中包括所有全球排名前20名的藥企,這也進一步驗證了集團強大的實力與優勢,包括獨特的CRDMO商業模式、領先的技術平台、業内最佳的交付時間、一流的質量體系和優秀的項目執行記錄。集團不僅與跨國藥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持續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不斷為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賦能,加快其創新生物藥的開發進程。生物科技公司和跨國藥企構成的多元化客戶群保障了集團收益和業務增長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10個月内從"未核實清單"移除

在報告期内,藥明生物無錫和上海子公司在完成有關部門的最終用戶訪問後,成功從美國商務部"未核實清單"(UVL)中移除,證明了集團一以貫之的承諾 -- 緻力于遵守全球最高合規标準和相關法律法規。

作為一家全球公司,集團一直嚴于律己,貫徹執行嚴格的合規标準。在報告期内,集團業務運營和供應鍊一切如常,并及時高效地為客戶答疑解惑。北美市場收益同比增長62.5%,在2022年貢獻了55.6%收益和50%新項目。在全球雙廠生産和雙源采購戰略的指導下,集團保持了穩定、可靠的采購流程,高效地保障了數以百計的項目交付。

出色執行力和強大供應鍊網絡确保項目執行 應對新冠疫情挑戰

無論是面臨上半年上海疫情爆發,還是下半年疫情全面放開的挑戰,集團通過實施完善的業務連續性計劃,将疫情對運營的影響降至最低,順利保障了項目交付,而這一切離不開所有員工的敬業精神和辛勤付出。2022年上半年,在超過600名員工自願駐廠的情況下,集團充分發揮多地運營和供應鍊方面的優勢,以100%成功率按時交付了關鍵項目。集團員工所展現的使命必達的速度和執行力,赢得了全球客戶的廣泛認可。

全球頂尖人才團隊

藥明生物重視人才發展,建立了系統性的招聘和培訓計劃,吸引并保留全球頂尖人才。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員工總數已增至12373人。生物藥研發服務團隊跻身國際頂尖行列,由4372名科研人員組成。集團在全球各個地區吸納人才,以支持能力和規模提升。不斷壯大的人才團隊也為集團保持業務強勁增長勢頭和行業最佳的項目交付時間奠定了基礎。集團人才保留策略卓有成效,關鍵人才保留率為95%,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世界一流質量标準體系為未來奠定基石

集團持續打造全球最高質量标準體系,構建了堅實的護城河。自2017年以來,集團累計完成美國FDA、歐盟EMA、中國NMPA等多個國際權威藥品監管機構的27次檢查,是在中國生物藥商業化領域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通過以上監管機構認證的企業。集團共有14個生産廠通過GMP認證,包括首次獲得GMP認證的愛爾蘭和德國生産廠,有力證明了集團始終恪守國際質量标準體系。集團持續向全球客戶交付高質量生物藥,惠及廣大病患。

ESG作為長期發展基石

集團相信完善的ESG戰略将助力集團長期價值增長,并緻力于實現ESG高标準。集團加強了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到2050年實現整體運營的碳中和,到2027年将廢棄物排放密度降低10%。為了實現這些目标,集團在全球基地推廣光伏發電項目和使用電動汽車,并積極采取各種節能措施等。此外,集團還推出了更多企業社會責任(CSR)公益項目,為員工、合作夥伴以及基地所在社區賦能。

集團在ESG領域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多個領先的ESG評級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包括被Sustainalytics評為"行業最高評級"和"區域(亞太)最高評級"企業,獲評标普全球A級并跻身行業排名前7%,入選富時新興指數十大成分股,獲得明昇(MSCI)A級,CDP領導力級别評分及"環境領導力獎",獲得大型跨國藥企認可的EcoVadis銅獎評級等。

管理層評論

藥明生物首席執行官陳智勝博士表示:"我們獨特的CRDMO商業模式和‘跟随并赢得分子'戰略持續發力,驅動藥明生物在2022年繼續取得傲人佳績。藥明生物服務的綜合項目數持續高速增長,業務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釋放巨大的業績增長潛力。非新冠項目數顯著增長助力集團繼續鞏固業界領先地位,也将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新冠項目的成功執行向全球合作夥伴展現了藥明生物最好的一面 -- 一體化技術賦能平台,強大的執行力,行業最佳的項目交付時間,以及利用一次性技術進行大規模生産的優異項目執行記錄,赢得了全球合作夥伴的信任。與GSK就多個TCE雙抗/多抗達成的許可交易進一步驗證了我們CRDMO商業模式和先進技術平台的強勁引擎優勢。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産項目快速增長貢獻的未完成訂單和收益令人欣喜,也将為集團的高速增長保駕護航。此外,集團通過推進‘赢得分子'戰略轉入的外部項目以及處于臨床後期階段的潛在重磅炸彈藥物将履行惠及全球病患的使命,澆築業務長期增長的堅實基礎。"

陳博士進一步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在2022年實現自由現金流轉正,為集團聚焦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财務基礎,未來集團也将通過自有現金支持産能提升。我們将持續深耕能力和規模建設,通過全球産能擴建及并購不斷提升CRDMO服務水平,滿足全球客戶和行業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預計到2026年,集團全球總産能将躍升至58萬升,中國産能與北美、歐洲及新加坡産能占比分别為60%和40%,多元化的産能布局也将更好地支持‘全球雙廠生産'戰略。盡管外部挑戰重重,我們及時、高效地執行了業務連續性計劃,充分發揮全球強大、穩健的供應鍊網絡優勢,按時交付數百個項目,彰顯了集團卓越的執行力及業務韌性。依托多元化的運營基地、行業最佳的項目時間表和優秀的項目執行過往記錄,集團業務基本面保持強勁增長,特别是北美市場同比增長62.5%,貢獻了55.6%收益;歐洲市場厚積薄發,歐洲客戶非新冠項目收益增長150%,為集團後新冠時期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此外,我們推廣WBS"精益管理"體系,推動數字化轉型,提高運營效率,優化工作流程,為合作夥伴創造更高價值。在ESG領域,我們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獲得業界廣泛認可。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逾12300名員工的辛勤奉獻和傾力付出,我為每一位員工的付出和努力感到驕傲。展望未來,我們将繼續披荊斬棘、銳意進取、精益求精、勇往直前,不斷加強能力和規模建設,為全球合作夥伴賦能,造福廣大病患,通過可持續增長為股東創造價值。"

藥明生物董事長李革博士總結道:"藥明生物在2022年無懼外部挑戰,依然成績斐然,在CRDMO商業模式的引領下再創輝煌。行業領先的技術平台,業界最佳的項目交付時間,優秀的項目執行過往記錄,國際一流的質量體系,以及穩健的财務狀況都鑄就了藥明生物的行業領先地位,為合作夥伴和股東創造非凡價值,更為全球人類健康事業貢獻積極力量。集團繼續奮楫笃行、臻于至善、踔厲奮發,在不可能中挑戰極限,在極限中創造不凡。秉承‘做對的事,把事做好'的企業文化,集團堅持可持續發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合作夥伴快速将創新藥推向市場,造福全球患者,早日實現‘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的偉大願景。"

主要财務比率
(截至12月31日止12個月)

主要财務比率

2022年

2021年

變動

收益(人民币百萬元)

15,268.7

10,290.1

48.4 %

毛利(人民币百萬元)

6,724.0

4,828.9

39.2 %

           毛利率(%)

44.0 %

46.9 %


純利(人民币百萬元)

4,549.9

3,508.6

29.7 %

           純利率(%)

29.8 %

34.1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人民币百萬元)

4,420.3

3,388.5

30.5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率(%)

29.0 %

32.9 %


經調整純利(人民币百萬元)

5,053.9

3,435.9


           經調整純利率(%)

33.1 %

33.4 %

47.1 %

EBITDA(人民币百萬元)

6,353.4

4,662.3


           EBITDA利潤率(%)

41.6 %

45.3 %

36.3 %

經調整EBITDA(人民币百萬元)

6,857.4

4,589.6


          經調整EBITDA利潤率 (%)

44.9 %

44.6 %

49.4 %

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人民币)

1.13

0.75

50.7 %

 

關于藥明生物

藥明生物(股票代碼:2269.HK)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合同研究、開發和生産(CRDMO)公司。公司通過開放式、一體化生物制藥能力和技術賦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務,幫助合作夥伴發現、開發及生産生物藥,實現從概念到商業化生産的全過程,加速全球生物藥研發進程,降低研發成本,造福病患。

藥明生物在中國、美國、愛爾蘭、德國和新加坡擁有超過12000名員工。憑借這些員工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以及卓越的技術和洞見,公司為客戶提供高效經濟的生物藥解決方案。截至2022年12月底,藥明生物幫助客戶研發和生産的綜合項目高達588個,其中包括17個商業化生産項目。

藥明生物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視為業務發展和企業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緻力于成為全球生物藥CRDMO領域的ESG領導者,例如應用更綠色環保的新一代生物制藥技術和能源等引領行業發展。公司成立了由首席執行官領導的ESG委員會,全面落實ESG戰略并踐行可持續性發展承諾。如需更多信息,請浏覽:www.wuxibiologics.com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載有若幹前瞻性陳述,該等前瞻性陳述并非曆史事實,乃基于本集團的信念、管理層所作出的假設及現時所掌握的資料而對未來事件作出的預測。盡管本集團相信所作的預測合理,但基于未來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陳述最終或會變得不正确。前瞻性陳述受以下相關風險影響,其中包括本集團所提供的服務的有效競争能力、能夠符合擴展服務的時間表、保障客戶知識産權的能力。本新聞稿所載的前瞻性陳述中僅以截至有關陳述作出當日為準,除法律有所規定外,本集團概不承擔義務對該等前瞻性陳述更新。因此,閣下應注意,依賴任何前瞻性陳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風險。本新聞稿載有的所有前瞻性陳述需參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聲明。

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指标 

為補充本集團按照國際财務報告準則展示的簡明綜合财務報表,本集團提供作為額外财務指标的經調整純利、經調整純利率、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及經調整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惟該等數據并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所要求,也不是該準則所呈列。

本公司認為經調整的财務指标有利于理解及評估本公司的基礎業績表現及經營趨勢,并且通過參考該等經調整的财務指标,及借着消除本集團認為對本集團核心業務表現并無指标作用的若幹異常、非經常性、非現金及/或非經營性項目的影響,有助于管理層及投資者評價本集團财務表現。本集團管理層認為該等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的财務指标于本集團經營所在行業被廣泛接受和應用。然而,該等未按照國際财務報告準則所呈列的财務指标,不應被獨立地使用或者被視為替代根據國際财務報告準則所編制及呈列的财務信息。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不應獨立看待以上經調整業績,或将其視為替代按照國際财務報告準則所準備的業績結果。且該等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的财務報告指标不可與其他公司所呈列類似标題者作比較。


 





關于我們 >
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Copyright © 2025 zhenzhu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真灼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