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業務回複強勁增長 可趁低吸納
港股今年以來未見好景,連跌多天更創出曆史紀錄。這明顯與市場信心嚴重不足有關。然而,在一遍悲觀情緒下,正是趁低吸納時。中港經濟需時恢複昔日佳态,在過程中恒指難免持續波動,在此背景下,優質股價值将更形突出。
去年中迄今,生物醫藥CRDMO領域龍頭股藥明生物(2269)股價反覆下挫,主因是加息周期下全球生物科技行業融資能力下降,導緻公司于去年底意外下調2023至2025年業績指引。踏入2024年,藥明生物在經過一輪調整後,亦給予市場帶來了好消息。
公司于1月11日收盤後宣布,2023年将新增132個項目,其中2023年12月簽約項目41個,超越市場預期,并将2024 年目标調整為新增 110 個項目(之前為 80 個),并預期2024年第二季恢複強勁潛在需求。藥明生物預計調整後收入将持平。2024年上年淨利潤成長,惟僅将 2024 年全年收入指引從低兩位數小幅上調至中兩位數。随着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客戶端的行情提升,收入及盈利指引的調整,藥明生物亦維持了2025年收入及2025年經調整後利潤同比30%增長的預期指引。
中信裡昂CLSA在公司發出新增項目數量公告後,維持公司 2024至2025的EPS預測,但将評級從「跑赢大市」調升至「買入」,并維持目标價37港元不變。
客戶端情緒改善有利公司未來增長
自 2023 年 12 月以來,客戶端情緒的強勁改善,驅動了藥明生物取得高于預期的新增項目數量。尤其是來自于美國及歐洲市場的改善。據了解在新增項目中,55%的新簽約項目來自北美市場。這或反映了美國聯儲局的潛在降息導緻需求複甦。
與此同時,也預期2024 年中國新增項目有望錄得強勁反彈(尤其是 ADC),相信有關的驚喜會為市場帶來正面作用。事實上,全球生物科技融資可能在20 23 年第四季已觸底。2023 年全球生物科技融資總額按年下降 7%,但 2023 年第四季則同比增長 2%,而按季更顯著同比增大升17%。CLSA表示這可能表明全球生物科技融資已于 2023 年第四季觸底,且資金投入不會進一步下降。
2024 年,着眼于 2024年至2025年期間美國聯儲局的潛在降息周期,這是一個較好的積極信号。基于藥明生物的在全球CRDMO領域的良好優勢及領先地位,預期公司未來将在全球市場中不斷擴張。未來,市場亦将關注公司在全球的CMO領域布局及産能擴張的發展。
行業基本面的改善,加上公司的強大競争優勢及綜合實力,在經過一輪股價調整後,建議逢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