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生态财經:多地積極布局虛拟電廠 行業多元化盈利模式待探索

近日,上海市、重慶市、青海省等多地紛紛圍繞虛拟電廠的建設及運行等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例如,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的消息顯示,7月22日至8月22日,青海省能源局組織編制的《青海省虛拟電廠建設與運行管理方案(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餘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地發布相關政策舉措,不僅有助于推動虛拟電廠規範化發展,還有利于增強電力保供和能源轉型支撐能力,促進新型電力系統的進一步完善。

微信圖片_2025-07-29_115849_520


圖/紅星新聞

規模化發展趨勢明顯

虛拟電廠是一種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它既可以作為“正電廠”向系統供電,也可作為“負電廠”消納系統冗餘電量。其産業鍊上遊主要包括可控負荷、分布式能源以及儲能等産業,其中,可控負荷包括工業負荷、商業和建築物負荷以及居民負荷;産業鍊中遊為虛拟電廠運營;産業鍊下遊主要為虛拟電廠的電力需求市場,包括電網公司、售電公司、工業企業和商業用戶等。

從政策面看,2025年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虛拟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虛拟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成熟規範,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健全完善,全國虛拟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發布,不僅為虛拟電廠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還持續推動産業從“試點先行”走向“規模化發展”。

陝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下,虛拟電廠的規模化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具體表現:越來越多的地方出台實施細則,明确虛拟電廠參與電力市場的技術标準、補貼機制;能源國企、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廣泛參與其中,競争格局不斷優化;産業鍊結構逐步清晰,完整産業生态正加速形成。

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促進新能源消納、實現“雙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虛拟電廠市場前景廣闊。據華泰證券預測,2025年,我國虛拟電廠市場規模将達到102億元;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

不過,現階段國内虛拟電廠的商業模式仍較為單一,獲取收益的方式主要以需求響應交易、輔助服務交易為主

“需求響應交易就是在電網企業、電力用戶申報用電需求的時候,虛拟電廠組織能源供給方進行供電,靠電價差價、補貼獲利。輔助服務交易是指虛拟電廠參與調峰、調頻、備用等電力系統調節服務,從而獲得收益。”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需求響應屬于偶發交易,交易頻次低且不确定性較高,若電價差價較大則收益可觀,否則盈利效率偏低。

從電力市場基本面看,當下,分布式電源、分布式負荷均在加速建設中,為虛拟電廠探索靈活多樣的盈利模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在談及如何構建虛拟電廠多元化盈利模式時,林伯強認為,相關探索要放在電力體制改革、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背景中推進。預計随着電力中長期市場、電力現貨市場、綠電交易市場等的逐步開放,虛拟電廠将以不同身份參與其中,從而找到支撐自身常态化運營的價格機制與特色經營模式。




關于我們 >
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Copyright © 2025 zhenzhu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真灼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