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海西新藥(02637.HK)仿創雙軌驅動高盈利,創新管線打開長期增長空間

港股生物醫藥闆塊近期熱度持續攀升,截至目前 18A 上市公司數量已逼近 80 家,輪候名單中仍有約 30 家待過會,年内規模或突破 85 家。若說 18A 新股以 “高成長預期” 吸引資本目光,那麼具備穩定收益與盈利的成熟藥企則憑借 “确定性 + 成長性” 成為闆塊中堅 —— 海西新藥(02637.HK)正是其中代表。公司近期啟動全球發售,拟發行 1150 萬股 H 股(含 115 萬股香港公開發售股份),最高發售價 86.40 港元。作為福建省首家、全國前五家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生産批件的藥企,海西新藥以 “仿制藥穩基盤 + 創新藥拓增量” 的雙軌模式,在消化、心血管等成熟領域站穩腳跟,同時向腫瘤、眼科等創新賽道突破,其投資價值值得深入審視。

 

海西新藥并非依賴融資的早期生物科技公司,而是已進入穩定商業化階段的綜合性制藥企業,集研發、生産、銷售能力于一體。公司深耕中國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治療領域 ——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其已商業化的仿制藥覆蓋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神經、炎症疾病,該等領域 2023 年占中國醫藥銷售總額超 25%;同時自主研發 4 款創新藥,布局腫瘤、眼科、呼吸疾病等未滿足臨床需求賽道,形成 “仿制藥提供穩定現金流、創新藥打開增長空間” 的互補格局。

 

公司 2024 年獲工信部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2023 年獲評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與生産實力獲官方認可。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 37 項專利的全球專利組合(含 18 項海外專利,覆蓋美、日、澳及 29 個歐洲國家),為産品生命周期提供核心保護,同時搭建 “多靶點創新藥開發平台” 與 “仿制藥開發平台” 兩大技術基石,支撐管線持續疊代。

image 

圖片來源:招股書

仿制藥是海西新藥當前的 “現金牛” 業務,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 15 款仿制藥,其中 4 款入選國家 VBP、4 款入選省級 VBP,憑借 “以價換量” 策略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同時打通全國性銷售渠道。

 

從核心産品表現看,海慧通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入選第八批國家 VBP,2024 年貢獻收益 1.873 億元,根據灼識咨詢數據,以 59.3% 的市場份額在中國該品類中排名第一,成為心血管疾病領域的 “爆款”;其作為高血壓 + 高血脂的複方制劑,直擊中國老齡化下的慢病管理需求,2022-2024 年銷量從 168.7 千片激增至 8548.3 千片,放量趨勢顯著;而安必力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是中國首家通過一緻性評價的枸橼酸莫沙必利仿制藥,入選第四批國家 VBP,2024 年收益 1.46 億元,市場份額 25.7% 排名第二;作為消化動力藥,覆蓋全國多省份,2024 年銷量達 32939.4 千片,為功能性胃腸病患者提供高性價比選擇。

image 

圖片來源:招股書

 

VBP 的紅利不僅體現在銷量上,更助力公司構建全國性渠道網絡。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西新藥的銷售網絡已觸達超 18,000 家醫院(含 5,100 餘家三級 / 二級醫院)及 22,000 家藥店,覆蓋中國所有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為後續新品商業化奠定基礎。

 

若說仿制藥是 “基本盤”,創新藥則是海西新藥未來的 “增長引擎”。公司所有創新藥均為内部自主研發,擁有全球商業權利,管線聚焦腫瘤、眼科等高壁壘領域,其中兩款核心在研藥物C019199、HXP056已進入關鍵開發階段。此外,公司還有兩款處于臨床前階段的創新藥,分别針對腫瘤與呼吸系統疾病,管線布局兼顧 “成熟靶點驗證” 與 “前沿治療需求”,風險分散且成長路徑清晰。

 

财務表現是海西新藥商業化能力的直接佐證。2022-2024 年,公司收益從 2.125 億元增至 4.667 億元,複合增長率達 50.3%;淨利潤從 0.69 億元增至 1.361 億元,複合增長率 41.2%,增速顯著高于中國醫藥市場 1.0% 的平均增長水平(2024 年數據)。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五個月,公司收益 2.492 億元、淨利潤 0.902 億元,延續高增長态勢;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穩定在 81%-84%,淨利率 29.2%-37.1%,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體現仿制藥業務的強盈利屬性。

image 

圖片來源:招股書

 

生産端,公司此前依賴 CMO 代工,目前正構建自有産能以提升供應鍊穩定性。福州長樂生産基地總建築面積約 90,000 平方米,2024 年 12 月已獲福建省藥監局頒發的藥品生産許可證,設計年産能達 20 億片口服固體制劑(藥片及膠囊),2025 年上半年完成建設,處于工藝驗證階段,計劃年底前投産。未來兩年将分階段轉移大部分生産至該基地,同時保留 CMO 合作作為補充,既降低成本,也為管線放量提供産能保障。

 

根據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規劃,海西新藥拟将約 52%(4.41 億港元)用于研發以推進管線、23%(1.95 億港元)提升研發能力與合作、8%(0.678 億港元)增強商業化能力、7%(0.594 億港元)優化研發生産系統、10%(0.848 億港元)作為運營資金。這一分配凸顯 “研發優先、産能配套、渠道補強” 的戰略思路,與公司 “仿創雙軌” 模式高度契合。

 

 

中國醫藥市場正從 “仿制藥替代” 向 “創新藥突圍” 轉型,海西新藥既擁有 VBP 加持的成熟仿制藥業務提供确定性,又具備自主創新藥管線打開增長天花闆,同時依托國家專精特新 “小巨人” 資質與 MAH 優勢,在政策支持下有望進一步鞏固競争地位。對于投資者而言,相較于純 18A 公司的高風險,海西新藥 “盈利 + 成長” 的雙重屬性更具吸引力,随着長樂生産基地投産、創新藥臨床推進,其價值有望逐步兌現。

 

上市首日,海西新藥收報104.2港元,較開盤價上漲17.8港元,漲幅達20.60%。盤中最高價達到117.8港元,全日成交239.88萬股,成交額為2.72億港元,總市值達82.01億港元。海西





關于我們 >
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Copyright © 2025 zhenzhu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真灼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