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财經
觀察
參考
ESG
公告
市場
研究
IPO
公司
周報
動态
推薦
《風能北京宣言2.0》發布 未來五年裝機目标翻倍式上調

10月20日,被譽為中國風電“風向标”與“晴雨表”的202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5)開幕。大會開幕式上,《風能北京宣言2.0》正式發布,該宣言旨在凝聚全球風電産業的共識與力量,其中提出“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千瓦,相比2020年提出的裝機目标,年均裝機量翻番。


風電裝機目标大幅提高


《風能北京宣言2.0》倡議,在國家自主貢獻目标指引下,綜合資源潛力、技術能力、産業鍊韌性和市場消費需求,為中國風電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标:“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500萬千瓦,确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到2035年累計裝機不少于20億千瓦,到2060年累計裝機達到50億千瓦,助力能源領域率先實現碳中和。


在2020年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曾提出,“十四五”期間,須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為5.79億千瓦,同比增長22.1%,今年1~8月新增裝機容量為5784萬千瓦。此前2023年、2024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别為7566萬千瓦、7982萬千瓦,近三年裝機量已超過《風能北京宣言》設定的年均6000萬千瓦的目标。


本次《風能北京宣言2.0》進一步提高裝機目标,将未來5年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從6000萬千瓦提升至1.2億千瓦,實現翻倍;2030年累計裝機容量目标也從8億千瓦提升至13億千瓦,這一積極調整有望顯著增強行業對市場前景的信心。


我國海上風電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海上風電多個重大項目陸續建成,開發規模穩步擴大。今年8月30日,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山東東營完成吊裝。據央視新聞10月1日報道,位于福清的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進入設備檢測階段,預計今年内全面投用,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海上風電試驗基地。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4420萬千瓦,占全球海上風電總裝機量的一半以上。全球市場方面,《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展望》報告顯示,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将突破230吉瓦,中國深遠海風電項目被列為國際合作核心增長領域。


我國海上風電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鼎力支持,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将新能源中的海上風電單列出來。地方政府如福建、廣東等多地也推出政策,加快海上風電行業發展。


财信證券研報表示,看好風電設備“兩海”戰略在當前時點的新進展,産能出海有望助力風電設備企業在海外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并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十五五”期間國内深遠海風的破局也有望緩解企業在國内市場的過度内卷,提升整體資産質量。


13隻概念股獲機構紮堆調研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屬于風電設備、風力發電細分闆塊的個股共有41隻,10月以來普遍回調,平均下跌2.35%,近14股實現上漲,飛沃科技、常有科技、盤古智能漲幅居前。


風電行業獲機構高度關注,下半年以來,共有13隻風電概念股獲得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占比超過總數的三成,其中新強聯、威力傳動、大金重工的機構調研家數在100家及以上。


新強聯調研機構家數居首,共有168家,在調研活動中,公司表示在風電軸承領域持續深耕,已具備大兆瓦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變槳軸承的批量供貨能力,産品覆蓋陸上及海上機型,在盾構機軸承和海工裝備領域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能夠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變化。


從業績上來看,目前廣大特材、中綠電已發布今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廣大特材淨利潤預增,中綠電為預減。雙一科技已正式發布三季報,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25.25%。


廣大特材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48億元左右,同比增加213.92%左右。公司表示,募投項目效益顯現,風電齒輪箱零部件項目産能逐步釋放,機加工設備平均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加工産值給予公司較大貢獻,并因産能釋放而有效降低單位固定成本,實現盈利。






關于我們 >
時間在變,空間随着時間也在變,不變的唯有真知灼見。

Copyright © 2025 zhenzhu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真灼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