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回顧:上周,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62%,報26,160.15點;恒生科技指數周漲5.20%,報6,059.89點;國企指數周漲3.91%,報9,363.94點。

恒生指數周走勢圖
數據來源:FUTU
資金流向
數據來源:FUTU
拔萃視點
半導體闆塊成為全周最大亮點,闆塊周漲幅達12.21%。其中龍頭股表現尤為搶眼:中芯國際(00981.HK)周漲15.77%,報收80港元;華虹半導體(01347.HK)漲8.71%,收報82.4港元;上海複旦(01385.HK)上漲5.80%,收于41.96港元。此番半導體行情受到三重利好驅動:政策面上,“十五五”規劃将科技自立自強列為首要目标,為行業提供明确政策支持;産業面上,全球AI競賽推動半導體行業進入“超級周期”,存儲芯片需求激增、價格看漲;業績面上,國産半導體企業中報及三季報顯示行業淨利潤增速超30%,多家公司呈現數倍增長,産能持續滿載,形成“需求回暖、技術突破、政策支持、業績兌現”的良性循環。
騰訊發布的《2025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進一步印證了科技産業的強勁勢頭。報告顯示,AI已成為公司研發體系的核心驅動力——超過90%的工程師使用AI編程助手,50%的新增代碼由AI生成,研發效能整體提升逾20%,AI代碼審查參與率達94%,有效問題檢出量提升44%,Bug修複時間縮短8小時。騰訊雲65%的新增代碼來自AI助手,工程師編碼效率提升40%。這些成果得益于公司自2018年以來累計超3795億元的研發投入,騰訊開源項目在GitHub上星标數超52萬,位居全球前十,混元圖像3.0模型在國際評測中獲盲測第一。
而黃金闆塊出現劇烈震蕩,金價周二暴跌6.3%,創201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然而暴跌并未引發恐慌,反而點燃了全球個人投資者的“抄底”熱情,新加坡、美國等地金商均報告搶購潮。多數專業機構認為這是“健康回調”,中長期來看,黃金牛市的驅動力來自各國央行的大規模采購、全球主權債務風險的擔憂以及個人投資者的持續湧入。但也有分析警示支撐金價的“貨币貶值”邏輯存在隐患,未來或面臨央行購金放緩等風險。在黃金市場劇烈波動的同時,其他主要資産如股票、美債和原油并未受到顯著影響。盡管短期内市場波動加劇,但随着央行和實物買家的逢低吸納,分析師普遍預計黃金價格将在回調後重回上行軌道,未來幾年或繼續創新高。
IPO市場持續活躍,全周共有7家公司遞交上市申請,3家通過聆訊,5家啟動招股,3隻新股挂牌交易。新上市公司首周表現明顯分化:海西新藥(02637.HK)表現最佳,首日漲20.60%,全周累計上漲26.74%;聚水潭(06687.HK)首日大漲23.86%後回調,全周仍收漲13.92%;而廣和通(00638.HK)盡管獲得550倍超額認購,上市首日卻下跌11.72%,全周累計下跌9.44%。
海外方面,美國9月CPI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3%,均低于市場預期,核心CPI環比僅增0.2%,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該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交易員普遍押注下周将再次降息25個基點,全年累計降息幅度預計達120個基點。與此同時,歐洲評級機構Scope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指出其财政狀況持續惡化、債務水平攀升及治理标準下降,預計政府債務占GDP比例将于2030年達140%。這也是繼穆迪、惠譽之後,短期内第三家對美國信用前景發出警告的主要評級機構。
本周關注
美聯儲将于10月30日公布利率決議;美股微軟、蘋果等主要科技公司将集中發布财報;APEC峰會。
分析師聲明: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以作為投資依據,也不對任何投資行為負責。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